写在前面
3月5日,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要“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”,为我国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机的提法是“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”,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机的提法是“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”,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机的提法是“提高农机装备水平”。
从“提高农机装备水平”到“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”,再到“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”和“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”,政府对农机行业的关注正逐步从基础设施建设向更高端、更智能、更适用的方向迈进。
一、政策导向,从基础提升到智能化突破
“三农”问题始终是关乎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,而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和装备升级。政府工作报告的措辞变化,体现出国家对于农机装备发展的新要求,即农机不仅要“先进”,更要“适用”。
1、先进性——农机装备要实现智能化、自动化,与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,提高作业精准度和效率。
2、适用性——农机产品要贴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,满足不同地域、不同种植模式的作业要求,真正让农民用得上、用得好。
在这一政策导向下,农机企业需要在研发方向上做出精准调整,推动农业机械从传统机械化向智能化、无人化发展。
二、岚江科技的实践,智能果园机器人助推农业升级
1、智能化
岚江科技的果园多功能机器人搭载自主研发的无人作业系统,采用无人驾驶算法,能够适应果园复杂作业环境,实现精准喷洒、智能避障等功能。其配备的动力系统和适合农业场景的线控底盘,能够支持重负载条件下的连续作业需求。
2、无人化
通过深度融合无人驾驶技术和机器人技术,它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执行多种任务,有效解决了劳动力短缺问题,并降低了人力成本。此外,无人化的特性使得作业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,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。
3、农艺融合
通过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技术,机器人能够与农艺管理深度结合,实现果园全周期精准管理,优化农业生产模式。
岚江科技自主研发的果园多功能机器人,通过精准作业算法和智能控制系统,实现全程标准化操作,有效规避重复喷洒与遗漏问题,大幅提升作业一致性与精细化管理水平,为现代果园管理树立新标杆。
三、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:赋能农业现代化
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强调,要“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”,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,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。农业作为数字化升级的重要领域,正迎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赋能。
岚江科技全新推出的S500Pro果园多功能机器人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,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,实现了农业场景下的智能化、精准化作业革新。
在机器人技术层面,实现了全球首创5D融合导航系统的技术突破,将激光雷达、视觉识别、毫米波雷达、惯性导航与RTK高精度定位技术创新结合。在行走精度、作业精度、作业连续性、作业效率等方面大幅提升,即使面对遮蔽、大棚等复杂作业场景也可轻松应对,稳定运行。
S500Pro果园多功能机器人还配备果树生长动态监测功能,借助AI智能识别技术,采集果树生长数据,并通过岚江自研的行业大模型算法训练果园专属生长模型。这一技术突破,使果农能够实现果树的精准管理,从而提升产量和收益。
从"强化装备支撑"到"加快研发应用",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演变背后,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升级。岚江科技以智能果园机器人为载体,深入贯彻“先进适用”理念,通过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,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,为破解"谁来种地、怎样种地"的时代之问提供科技答案,更在广袤田野上绘就乡村振兴的智能图景。